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找药品 药企品牌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下颌下腺)下颌下腺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功能?

2023-10-19 10:12 来源:yezi
核心提示:(下颌下腺)下颌下腺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功能?下颌下腺是是三对唾液腺之一,位于下颌下三角内,结构呈扁椭圆形,可以合成唾液、分泌生物活性多肽。

(下颌下腺)下颌下腺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功能?下颌下腺是是三对唾液腺之一,位于下颌下三角内,结构呈扁椭圆形,可以合成唾液、分泌生物活性多肽。

位置
 
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下缘,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其导管自腺的内侧面发出,沿口腔底黏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阜。下颌下腺分为浅部和深部,浅部的外侧面紧邻下颌骨内侧面的下颌下腺窝,后缘与翼内肌前缘的下部相邻。下颌下腺浅部的内侧面前份与下颌舌骨肌相邻,中份与舌骨舌肌相邻,后份有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以及舌咽神经与咽侧壁相隔。内侧面的下方与茎突舌骨肌和二胸肌后腹相邻。
 
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浆液性腺泡多,黏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和黏液。
 
浆液性腺泡
 
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与导管以及其他腺泡共同组成腺实质。
 
纹状管
 
又称分泌管,与闰管相连,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圆位于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
 
闰管
 
导管的起始部,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下颌下腺能够与其他两对唾液腺(舌下腺、腮腺)共同合成唾液,其分泌物还可润滑口腔,分解淀粉,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防御和免疫作用。下颌下腺分泌的生物活性多肽,还对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合成唾液、润滑口腔
 
唾液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组成,95%以上来自下颌下腺等三对大唾液腺,其分泌物中的水分和黏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
 
分解淀粉
 
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可在口腔中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再由胰液和肠液消化,转化为为葡萄糖,被人体消化吸收。
 
防御和免疫作用
 
下颌下腺分泌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如溶菌酶和干扰素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另外,下颌下腺含有的浆细胞可以分泌IgA,能与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泌片结合,形成sIgA,随唾液排入口腔,也具有免疫作用。
 
调节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
 
下颌下腺会分泌许多生物活性多肽,对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如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口腔上皮的增殖与创伤修复。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养护下颌下腺,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食物宜清淡,三餐定时定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腺体;较硬或有刺的食物,如排骨、鱼、皮皮虾等,进食期间应小心、不能急,以免对下颌下腺导管口造成损伤。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证体内水分充足,有利于下颌下腺分泌唾液。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暂无特殊的运动对下颌下腺有直接养护作用,但多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耐寒和抗病能力,来减少下颌下腺疾病的发病率,一般可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打球、游泳、骑车等,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外伤。
 
下颌下腺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等,对下颌下腺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养成良好睡眠节律有助于保持身体抵抗力,以醒后周身感到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力充沛为宜,有助于减少下颌下腺疾病的发生率。
 
保持口腔卫生
 
三餐后应用漱口水漱口,用牙线清洁牙齿,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中残留。每天早晚按时刷牙,在食用酸性食物或刺激性食物之后应及时漱口,减少对口腔黏膜以及唾液腺的刺激。
 
定期检查
 
注意自己是否有下颌下腺肿大的症状,建议定期体检,尤其注意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下颌下腺是人体三大唾液腺之一,具有合成唾液、分解淀粉、润滑口腔等功能。当出现下颌下腺疾病时,其形态、质地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下颌下腺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下颌下腺和不健康下颌下腺的区别。
 
下颌下腺形态
 
1、正常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正常形态呈扁椭圆形,重约15g,分为浅部和深部,左右各有一个,密度与肌相近或略低。下颌下腺鞘外部有包绕其的下颌下腺鞘,以及下颌下腺管走行其中,腺管长约5cm,直径2-4mm。
 
2、异常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结石
 
原因不明,多表现为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伴有管口溢脓以及双手触诊可扪及导管内结石。超声或CT下可见结石。
 
下颌下腺炎
 
双手口内外触诊,可扪及下颌下腺增大、界限清楚、质地较硬和伴有压痛。口底下颌下腺导管行经部位可呈硬条索状改变,有时可扪及涎石样异物和伴有压痛。当炎症急性发作时,口底和下颌下腺界限不清和有压痛,皮肤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液流出。造影常表现为主导管呈腊肠状扩张不整,局部可狭窄。
 
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一般好发于腮腺,但也可发生在下颌下腺,肿瘤生长缓慢,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一般可活动,可结合B超、CT、MRI影像学表现可作出大致诊断。
 
黏液表皮样癌
 
好发于腮腺,但也可发生在下颌下腺。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高分化者常呈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低分化者可伴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像学检查可见实性肿物,边界不清晰,有浸润现象,内部呈弱回声区,如为高分化癌可见回声增高。
 
下颌下腺受损后,表现为下颌下腺肿大、疼痛,以及肿瘤引起的神经症状,具体如下:
 
下颌下腺肿大、疼痛
 
可因结石、瘢痕堵塞导管,引起分泌物堆积,进而诱发炎症,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特别是结石患者,因进食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分泌物堆积,常出现进食时疼痛,阻塞较轻者在进食结束后可以自行好转,但若阻塞严重,腺体肿胀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另外,肿瘤生长变大,出现下颌下腺肿大,以及压迫疼痛的症状。
 
神经症状
 
下颌下腺肿瘤沿神经扩散后,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局部疼痛、舌麻木、舌下神经麻痹,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下颌下腺受损后,可引起下颌下腺结石、下颌下腺炎等疾病,而影响下颌下腺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口腔卫生不良
 
下颌下腺位于口腔,若口腔卫生差,容易引起异物滞留口腔,诱发炎症,进而造成的唾液排除受阻,诱发下颌下腺炎症以及结石等疾病。
 
饮食因素
 
进食的食物中如果较硬或者带有尖刺,如骨头、鱼刺等,可能会造成下颌下腺管损伤,进而诱发炎症,引起下颌下腺炎。
 
医源性因素
 
手术造成颌下腺导管或其邻近组织形成疤痕挛缩,使导管狭窄或阻塞,可导致逆行性感染。
 
其他因素
 
下颌下腺结石目前病因不明,但多认为结石形成可能与机体无机盐的代谢和体液的改变有关。
 
下颌下腺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自己查看或触摸下颌是否有肿大自测,具体如下:
 
下颌肿大
 
如果发现下颌不对称,或双侧异常肿大,与既往差异较明显,应及时就诊排除下颌下腺肿瘤。若出现下颌肿块,质地较硬,进食时伴有疼痛,进食后肿块可自行消退,疼痛缓解,提示可能存在下颌下腺炎或下颌下腺结石。
 
下颌下腺疾病常用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体格检查
 
下颌下腺检查应采用两侧对比的方法,两侧均有病变者,应与正常形态、大小相比较。下颌下腺常采用望诊和触诊方法进行体检,包括腺体的大小、形态,有无肿块以及肿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压痛等,导管是否变硬或呈条索状改变,有无结,以及触压下颌下腺观察导管口以检查下颌下腺的分泌液情况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下颌下腺结石可选拍摄下颌横断片及下颌下腺侧位片,前者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导管结石,后者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唾液腺结石。
 
超声、CT检查
 
对不同位置的唾液腺结石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尤其是钙化程度低的唾液腺结石,虽然在X线平片上难以显示,但是可以通过超声和CT检查明确;另外,也可以辅助发现下颌下腺肿瘤。
 
MRI检查
 
下颌下腺急性炎症在MRI上表现为弥漫性肿大、腺体边界模糊;慢性炎症表现为腺体缩小和导管扩张。对结石的显示不如CT敏感。
 
造影检查
 
包括常规X线造影、数字减影造影和MRI唾液腺造影,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能更好地观察导管的异常改变。结石所在处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水平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CRP、降钙素原
 
医生可通过这两种指标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感染情况。
 
其他检查
 
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
 
有助于诊断下颌下腺肿瘤。
 
内镜检查
 
如有必要医生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涎腺内镜检查,直观的观察下颌下腺导管内部的情况,有利于诊断。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男性健康 健康导购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