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眼睛里长了小肉球照片)眼睛里长了小肉球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眼睛里长了小肉球是眼科常见的症状,多见于霰粒肿、翼状胬肉、睑裂斑。霰粒肿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所致,而翼状胬肉、睑裂斑的病因尚不明确。
(眼睛里长了小肉球照片)眼睛里长了小肉球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眼睛里长了小肉球是眼科常见的症状,多见于霰粒肿、翼状胬肉、睑裂斑。霰粒肿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所致,而翼状胬肉、睑裂斑的病因尚不明确。
症状
眼睛里长了小肉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霰粒肿、翼状胬肉、睑裂斑,在此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介绍。
霰粒肿
又称为睑板腺囊肿。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常见于上睑,单个发生,也可以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多个发生,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类似于小肉球的样子,一般无疼痛。小的囊肿经仔细触摸才能发现,较大者可使皮肤隆起,但与皮肤无粘连。与肿块对应的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呈紫红色或灰红色的病灶。一些患者开始时可有轻度炎症表现和触痛,但没有睑腺炎的急性炎症表现。小的囊肿可以自行吸收,但多数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质地变软。也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或在皮下形成暗紫红色的肉芽组织。
翼状胬肉
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中央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翼状胬肉可分为进行性和静止性两型。进行性翼状胬肉头部隆起、其前端有浸润、体部充血、肥厚,向角膜内逐渐生长。静止性翼状胬肉头部平坦,体部菲薄,静止不发展。
睑裂斑
睑裂区角膜缘处可见隆起的三角形黄白色变性斑,基底部朝向角膜,类似于肉球的样子,多为双侧发病,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原因
眼睛里长了小肉球可见于多种疾病,但较为常见的为霰粒肿、翼状胬肉、睑裂斑,具体病因如下:
霰粒肿: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束状结膜增生,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形似翼状。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等有一定关系。
睑裂斑:病因尚不明确。常见于老年人及长期暴露在户外工作的人。
治疗
眼睛里长了小肉球需要明确病因进行治疗,对于霰粒肿、翼状胬肉、睑裂斑造成的眼睛长肉球需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霰粒肿:小而无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需治疗,有时可自行吸收或通过局部热敷促进其吸收;大者可通过热敷,或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其吸收;如长期不能消退,应手术切除。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用刮匙将囊肿内容物刮除干净,分离后部囊壁完整摘除囊肿,以防复发。
翼状胬肉: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治疗,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等刺激。胬肉进行性发展,侵入瞳孔区,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单纯胬肉切除或结膜瓣转移术,胬肉切除加上自身球结膜移植,胬肉切除加上羊膜移植术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睑裂斑:一般无需治疗。若影响外观可考虑切除,患者尽量避免外界刺激。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