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巴黎的中国驻法大使馆内,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郑重移交了618张历史照片。这些泛黄的明胶银盐影像,大多聚焦淞沪战场,真实凝固了日军轰炸屠戮的血腥瞬间,甚至部分照片背面仍残留着血迹。马库斯与好友士杰、钟灏松一同参加
在巴黎的中国驻法大使馆内,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郑重移交了618张历史照片。这些泛黄的明胶银盐影像,大多聚焦淞沪战场,真实凝固了日军轰炸屠戮的血腥瞬间,甚至部分照片背面仍残留着血迹。马库斯与好友士杰、钟灏松一同参加,中国驻法大使馆向三人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信,并赠送了存储所有历史照片电子版的青花瓷U盘,希望他们一起向全世界讲述这段难忘的历史。
重返中国:追寻抗战记忆的旅程
交接仪式后,马库斯一行即刻启程前往中国,首站抵达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陈列馆内,他们被东北抗联战士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马库斯在留言板上写下“和平与正义”四个汉字。凝望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杨靖宇等抗联英雄在白山黑水间书写的悲壮史诗时,马库斯一行心情沉重,敬意深植于心。与马库斯同行的钟灏松说:“我们捐赠照片,只因对历史的敬畏,只为让更多人知晓真相。真正的英雄,是赵尚志将军和千千万万在这片黑土地上殊死抗争的中国志士。”
行程中,深圳游客陈女士特意带着女儿上前致意。小女孩一句真挚的“Thank you for what you did for China(感谢你为中国所做的一切)”,立即引来马库斯俯身回应:“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you are so cute and brave(谢谢你这番话,你太可爱太勇敢了)。”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网上得知消息后,特意在度假中为女儿设计了“偶遇”:“马库斯先生跨越国界守护历史正义,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深感念,也要让孩子铭记这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马库斯一行还在哈尔滨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面对侵华日军的残忍暴行马库斯身感不适,全程眉头紧锁,坐立难安,离开后呕吐,直言“太惨了!”
一场跨越80年的历史交接
马库斯的外祖父劳伦斯曾在上世纪30年代旅居上海,目睹了日军侵华战争的残酷。2021年,马库斯在整理外祖父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本被防水袋妥善保存的相册,里面不仅有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影像,更有大量记录日军轰炸、屠杀暴行的照片。其中部分照片背面仍残留着血迹,甚至有的照片背后写有劳伦斯为保护孩子而编造的善意谎言——当孩子们问起黄浦江上漂浮的尸体时,他谎称“他们在游泳”,并在照片背面标注“swimming”以掩盖真相。
“我的外祖父冒死拍摄了许多日本人的暴行,也因此,外祖父的两个孩子先后被日本人杀害。”马库斯说,照片中的舅舅,就见证了外公的另外两个孩子被杀害,也见证了日本人在当地的屠杀,他从中国回到法国后,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马库斯首批发现170张相关照片,在后续整理中,又陆续发现共计618张。这批照片经专业机构鉴定,确认为明胶银盐黑白相纸,洗印于20世纪30至50年代,其中关于淞沪会战的影像尤为珍贵,视角多元、内容震撼。今年2月15日,马库斯携带这些照片与好友钟灏松、士杰在北京汇合,开启了一段特殊旅程。2月20日,这批照片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接收鉴定。
“我想对外祖父说,他用一生守护的真相,终于找到了它的归属。”马库斯则难掩激动,他认为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希望9月3日那天,我们能有机会在北京向大家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场捐赠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文物移交,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马库斯家族用生命守护的记忆,如今成为连接中法两国人民的历史纽带。正如马库斯所说:“捐赠是第一步,教育才是终点。”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这些照片的回归,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实证,更提醒世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部分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大象新闻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