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让利金额从3万到6万,bZ4X"刀刃向内"的背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无论是主机厂官降还是经销商店头促销,不管让利金额是3万元还是6万元,南北丰田刀刃向内的内卷,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相同的。
让利金额从3万到6万,bZ4X"刀刃向内"的背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无论是主机厂官降还是经销商店头促销,不管让利金额是3万元还是6万元,南北丰田刀刃向内的内卷,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相同的。
2月早些时候,广汽丰田bZ4X限时官降3万元,起售价仅16.98万元的消息引发连锁反应。数日之后,一汽丰田bZ4X豪降6万元的海报,再度刷爆朋友圈。甚至还有“bZ停产,一汽丰田把工厂卖给比亚迪”这样爆炸性的消息在坊间流传。
汽车降价本不是新闻,但这次刀刃向内的降价却成了大新闻。之所以丰田系的降价引起这么大的反应,或许原因在于,这不仅事关bZ4X一款车,更关乎丰田对于电动车未来发展的态度。
降价是真,内卷只为证明实力
涨价或者降价,对于竞争充分的中国汽车市场,本是常态化的市场手段,不止丰田在用,特斯拉在用,新势力也在用。
只不过相比于广汽丰田官方直销的模式,采用经销商全网销售的一汽丰田,经销商有着更灵活的定价权,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制定适合自己所在市场的价格策略。
果然,很快信息得到更新,此次爆降6万元,是一汽丰田南方部分经销商店头的促销打法,限地且限时。
一汽丰田南方经销商的降价促销,表面看是受广汽丰田降价3万元的影响,但往更深层看,根源是丰田在电动化路线上的受挫。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bZ4X,上市以来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善造家用车的丰田,在电子快消品属性明显的电动车领域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特别是在国内外的几次横测中,bZ4X的续航和充电表现平平,没有达到外界对于丰田首款纯电车型的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bZ4X的风评。
但客观来看,对于极寒环境下的电动车测试,颇有着一些“矬子里拔将军”的意味。因为在整个测试中,特斯拉Model Y 507km续航的车型,实际测试也只有355km;大众ID.4的517km车型,实际测试只有345km;奔驰EQ系列430km的车型,实测更只有288km……
对于一向追求超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丰田来说,在电动车上设定了超常的冗余电量,从而导致了整体测试成绩的不佳,是一个说得通的原因。只不过这个理由能说服测试者,却未必能够说服市场。
碎片化信息时代,消费者习惯了看几个大写的数字来衡量一款车的好坏,而bZ4X优势的方面,比如更接近于传统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全新设计的内部空间,以及很棒的操控性和越野性能,却没有办法通过数据让消费者得到感知。
经销商希望更多潜客能够到店,通过真正的体验,去了解一个真实的bZ4X,降价无疑成了吸引客流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成交与否,这对丰田电动车的市场口碑都是非常有益。
因此,无论是主机厂官降还是经销商店头促销,不管让利金额是3万元还是6万元,南北丰田刀刃向内的内卷,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相同的。
卖厂是假,新能源目标使命必达
“一汽丰田整个工厂停产,卖给比亚迪”的传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纯纯为博眼球的无稽之谈。这样的传闻,不仅是对企业发展智慧的轻视,也是对一汽丰田奉行长期主义精神的一种侮辱。
根据乘联会的预测,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规模将达到900万辆,接近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一半。显然,任何一个成熟的汽车企业都不可能对此无视,一汽丰田也不例外。
2022年底,曾在一汽-大众创下辉煌战绩的董修惠,临危受命出任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在后疫情时代,一汽丰田想要冲击百万辆目标,新能源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借由澄清传闻的机会,董修惠也再次强调了一汽丰田的态度——发力电动化,一汽丰田是认真的,今年新能源的销量目标一定要实现!
要实现目标,先得打好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
2022年下半年,一汽丰田第五工厂已经竣工投产,这是一汽丰田专为新能源而建的独立工厂,是传承了丰田领先技术和精益制造的高水平先进新能源工厂,是一汽丰田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发力的根本保障。
要实现目标,也需要知错就改、强强联合。
由丰田和比亚迪联手打造的bZ3,是继bZ4X之后一汽丰田的第二款纯电车型。这款中型纯电轿车,不仅有着来自于比亚迪的电池电机,更有着来自丰田的设计和品控,预计更会有一个务实且极具竞争力的定价。
想要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更大的收获,就需要摆脱单兵作战的现状,缩短空窗期,不断推陈出新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从bZ到bZ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丰田对前期开发失误的快速修正,并且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定制的更新的产品策略。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