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找药品 药企品牌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赖氨酸维b12)赖氨酸维b12适用于哪些情况?功效怎么样?

2023-10-19 19:31 来源:yezi
核心提示:(赖氨酸维b12)赖氨酸维b12适用于哪些情况?功效怎么样?赖氨酸维B12颗粒为营养与维生素补充剂,是复方制剂,其中赖氨酸是维持人体氮平衡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的作用;肌醇能促进肝中脂肪的代谢;维生素B12参与DNA和血红素的合成,可纠正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赖氨酸维b12)赖氨酸维b12适用于哪些情况?功效怎么样?赖氨酸维B12颗粒为营养与维生素补充剂,是复方制剂,其中赖氨酸是维持人体氮平衡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的作用;肌醇能促进肝中脂肪的代谢;维生素B12参与DNA和血红素的合成,可纠正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适用于哪些情况?
 
用于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消除异食癖。
 
用于帮助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
 
用于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
 
怎么服用?
 
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将本品倒入杯中,用适量温开水溶解,搅拌均匀后立即服用。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每1g含盐酸赖氨酸30mg、1.5μg维生素B12,肌醇5mg。
 
1-5岁,一次5g(半袋),一日1-2次。
 
6-12岁,一次10g(1袋),一日2-3次。
 
13岁以上,一次10g-20g(1-2袋),一日2-3次。
 
忘记服药怎么办?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就忽略漏服剂量,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
 
不可擅自加倍剂量或频繁服用。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立即就医,接受对症及支持治疗。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是否在服用氯霉素、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秋水仙碱等药物。
 
如果您已怀孕、在备孕或正在哺乳,需告知医生。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赖氨酸维B12颗粒。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建议通过食疗代替服药,多补充富含赖氨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鱼、蛋、奶、豆类、动物肝脏和肾脏。
 
长时间服用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尚不明确。
 
【哺乳期女性】尚不明确。
 
【儿童】需遵医嘱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人】尚不明确。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
 
糖尿病患者慎用。
 
正在服用氯霉素的患者慎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氯霉素:避免与氯霉素合用,否则可抵消维生素B12具有的造血反应。
 
维生素C: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不宜大量摄入维生素C。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氨基水杨酸类、秋水仙碱、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上述药物可以减少维生素B12从肠道吸收。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还可能会产生其他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泡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若按剂量服用,少有不良反应,如发生不良反应,如轻微的胃部不适等,请咨询医生。
 
同类药对比
 
赖氨酸维B12颗粒与五维赖氨酸颗粒都属于营养与维生素补充剂,都含有赖氨酸和维生素,但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药品名称:赖氨酸维B12颗粒
 
【适应证】用于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消除异食癖;用于帮助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用于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
 
【组成成分】盐酸赖氨酸、维生素B12、肌醇
 
【特点】处方药,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具有抗贫血、增强体质等功效;赖氨酸的含量大一些
 
药品名称:五维赖氨酸颗粒
 
【适应证】用于促进小儿、儿童正常发育及年老体弱者的营养补充
 
【组成成分】盐酸赖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泛酸钙
 
【特点】非处方药,可直接到药店购买;具有增强体质、补充营养等功效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男性健康 健康导购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