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缩胆囊素)缩胆囊素指标偏高是怎么回事?诊疗建议?胆囊收缩素(CCK)是一种肽类激素,可以促进脂肪与蛋白质的消化,由小肠的I细胞所合成、分泌。胆囊收缩素除分布于胃肠道外,还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消化道运动可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缩胆囊素)缩胆囊素指标偏高是怎么回事?诊疗建议?胆囊收缩素(CCK)是一种肽类激素,可以促进脂肪与蛋白质的消化,由小肠的I细胞所合成、分泌。胆囊收缩素除分布于胃肠道外,还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消化道运动可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缩写
CCK
检测价值
目前CCK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胰腺、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性和胃肠运动性等疾病的检查。近年来CCK在神经、精神性疾以及肿瘤发生方面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也引起较大关注。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胆囊收缩素偏高常与消化道动力性疾病密切相关,此外还与某些消化道感染、药物反应和应激反应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常见疾病包括结肠过敏综合征、结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潜在疾病:
原因分析
1.胃泌素瘤:胃泌素水平升高,造成小肠内源性胃酸刺激I型分泌细胞,导致胆囊收缩素偏高。
2.结肠过敏综合征、结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均可见胆囊收缩素升高,可高达正常值的数倍。
3.胰岛素瘤:胆囊收缩素升高可达正常值的数倍。
4.肝硬化:胆囊收缩素半衰期明显延长,可导致血清中胆囊收缩素浓度明显升高。
就诊科室
引起胆囊收缩素升高的疾病较多,如由结肠过敏综合征、结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引起,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若由胰岛素瘤所引起,建议到肿瘤科就诊;若由肝硬化所引起,建议到肝胆外科就诊。
诊疗建议
临床上引起胆囊收缩素升高的疾病不同,常见的例如结肠功能紊乱、胃泌素瘤等,需要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具体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后还要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式。其中胃泌素瘤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目的是控制溃疡,防止并发症及控制肿瘤发展。
饮食调理
胆囊收缩素升高患者的总体饮食原则无特殊的要求或禁忌,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病因及患者身体情况,由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案。总体来说,患者日常应注意膳食平衡,以清淡、营养饮食为佳,定时定量,忌食过量生冷、腌制、油炸、辛辣之品。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胆囊收缩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减少豆制品的摄入,否则会加重腹胀;同时应注意控制汤水的摄取,减少咖啡、碳酸饮料等饮品的摄取,否则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
生活管理
对于胆囊收缩素水平偏高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和饮食调理外,还需要注意生活调理,更利于病情恢复,具体如下:
1.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选择有氧运动方式为主,合理控制运动量,一般在运动期间以达到微微发汗的效果为宜,切勿过度疲劳。建议患者选择在早晨进行运动,并采取柔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等;
2.诸多疾病与情绪关系密切,恼怒、抑郁、忧思过度等情志不畅可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注意保持精神愉快;
3.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着。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胆囊收缩素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乳糜泻病变在小肠上部,乳糜泻是患者对麸质(麦胶)不耐受,引起小肠黏膜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肠源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变在小肠上部时,可导致CCK水平降低。
潜在疾病:
原因分析
乳糜泻:病变在小肠上部时,血清中CCK下降;病变在小肠下部时,CCK则一般无变化。
就诊科室
由乳糜泻病变在小肠上部,所引起的胆囊收缩素偏低,建议到消化内科或儿科就诊。
诊疗建议
对于病变在小肠上部的乳糜泻患者,导致胆囊收缩素水平降低,患者需要坚持去麸质饮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尚无有效药物方案。去麸质饮食需要严格避免含麸质蛋白质(即面筋)产品,避免小麦、大麦和黑麦,但现实中无法避免,故目前定义其为饮食中所含麸质蛋白水平极低不会导致病变,目前认为<10mg/d的麸质饮食较为安全。
饮食调理
对于病变在小肠上部的乳糜泻患者,目前最主要的仍是坚持无谷蛋白饮食,同时进行微量营养素的检测,补充必要的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症状的改善和缓解通常发生在数天或数周内。
生活管理
对于胆囊收缩素水平偏低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和饮食调理外,还需要注意生活调理,更利于病情恢复,具体如下:
1.健康教育:定期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咨询与其相关疾病的相关知识,若发生相关疾病,可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2.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持作息时间规律,尽量保持心情舒畅;
3.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建议患者选择在早晨进行运动,并采取柔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等。具体运动时间、方式、频率、强度应根据病情不同,有所差异。运动能够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陶冶情操。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