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黄芩和黄芪图片对比)黄芩和黄芪区别?各自有什么功效?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黄芪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芩性寒,具有清热燥湿、安胎等功效;黄芪性温,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等功效。
(黄芩和黄芪图片对比)黄芩和黄芪区别?各自有什么功效?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黄芪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芩性寒,具有清热燥湿、安胎等功效;黄芪性温,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等功效。
外观
植物形态区别
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茎直立或斜升,多分枝。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下表面密被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常于茎顶聚成圆锥状;下部的苞片叶状,上部的苞片呈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色,二唇形。雄蕊4枚,前对较长,后对较短。子房光滑,褐色;花盘环状。小坚果卵圆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茎直立,具分枝,被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毛,叶轴被毛;小叶13-31片,全缘,两面被有白色长柔毛,无小叶柄。
夏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较叶稍长,有花10-25朵,小花梗短,被黑色硬毛;蝶形花冠淡黄色。荚果膜质,膨胀,卵状椭圆形。种子5-6粒,肾形,棕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药材外观区别
黄芩入药根部为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
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黄芪以干燥根部入药,根为圆柱形,上端较粗,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功效与作用
黄芩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可与黄连、厚朴、砂仁等药物治疗湿热炽盛、肺热咳嗽、高热燥渴、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
黄芪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利水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可与人参、白术、当归等药物配伍用于治疗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的疮疡不敛以及面目浮肿、肢体水肿等病症。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