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梅毒图片)梅毒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呢?梅毒的临床表现为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梅毒疹、扁平湿疣、梅毒性脱发、黏膜损害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俗称花柳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胎盘、直接接触以及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
(梅毒图片)梅毒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呢?梅毒的临床表现为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梅毒疹、扁平湿疣、梅毒性脱发、黏膜损害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俗称花柳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胎盘、直接接触以及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
症状
临床上一般将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先天梅毒(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和潜伏梅毒这几种类型,各个分型的具体表现如下。
获得性梅毒
1、一期梅毒:最主要的表现是硬下疳。由红色斑疹发展为无痛的丘疹,之后逐渐扩大形成硬下疳。表现为圆形境界清楚的肉红色糜烂面,呈软骨样硬度,不痛不痒,损害数目一般仅为一个,多见于生殖器部位。男性常见于冠状沟、龟头、皮和系带;女性则好发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阴蒂及子宫颈。
2、二期梅毒:此期的皮肤黏膜的损害以梅毒疹为主要特征,呈多样性,传染性强,皮肤表面出现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疹、毛囊疹以及脓疱疹等。在肛周、阴唇、腹股沟、阴茎和大腿内侧等潮湿部位,常可见到扁平湿疣,表现为肉红色或粉红色的扁平丘疹或斑块。同时头部可呈现虫蛀样脱发,这种脱发多为暂时性。
3、三期梅毒:梅毒性树胶肿是三期梅毒的标志,好发于小腿,由无痛性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和发生溃疡,形成直径2~10cm的穿凿状溃疡,呈肾形或马蹄形,边界清楚,边缘锐利,溃疡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面、肩、背及四肢伸侧,呈簇集排列的铜红色浸润性结节,表面可脱屑或坏死溃疡,无自觉症状。
先天梅毒
1、早期先天梅毒:临床症状在婴儿出生后3周开始出现,皮损与二期获得性梅毒相似。口周及肛周常形成皲裂,愈后遗留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梅毒性鼻炎初期为鼻黏膜卡他症状,病情加剧后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骨梅毒较常见,可表现为骨软骨炎、骨髓炎及梅毒性指炎等,引起肢体疼痛、活动受限。
2、晚期先天梅毒:一般13~14岁时相继出现以下的标志性损害。哈钦森牙表现为门齿游离缘呈半月形缺损,表面宽基底窄,牙齿排列稀疏不齐;桑葚齿为第一臼齿较小,其牙尖较低,且向中偏斜,形如桑葚;胸骨与锁骨连接处发生骨疣导致胸锁关节增厚;还有基质性角膜炎和神经性耳聋。
潜伏梅毒
有梅毒感染史,没有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已消失,只有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称潜伏梅毒。
病因
多数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染,梅素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少数通过接吻、哺乳、输血、毛巾等受染。患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诊断
首先仔细询问病史,包括不洁性交史、配偶情况等,如疑为先天梅毒,应问及父母的情况;其次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硬性下疳或扁平湿疣上分泌物的梅毒螺旋体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可以确认诊断。梅毒血清试验为主要确诊手段,组织病理学检查也可辅助诊断。
治疗
梅毒应该尽早、足量、规则治疗,尽量避免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不同分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头孢曲松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优先选择的替代治疗药物,是高效的抗TP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还可选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但疗效较差。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可由小剂量开始或使用其他药物加以防止。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