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找药品 药企品牌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内嘴唇长了个肉疙瘩 药物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

2023-03-31 10:29 来源:smile6
核心提示:一般很可能是口唇囊肿了,一般是良性的改变,不过容易咬破口气黏膜导致局部的溃疡等改变的,需要到口腔做个人工检查来判断的,如果是口腔囊肿,药物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要考虑做手术治疗的,一般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的。

一般很可能是口唇囊肿了,一般是良性的改变,不过容易咬破口气黏膜导致局部的溃疡等改变的,需要到口腔做个人工检查来判断的,如果是口腔囊肿,药物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要考虑做手术治疗的,一般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的。
360截图20230216231901336
一、口腔黏液腺囊肿的危害
 
口腔黏液腺囊肿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伤害,就是长得太大以后会引起局部异物感,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会有明显的疼痛。如果囊肿比较小的话,是可以不用处理的。一般不会增长到面部。但如果继续增大,有可能会引起面部畸形。因其发病原因就是腺体导管的损伤或阻塞,如果手术后遗留有受损腺体,则难免再次出现涎液潴留,囊肿复发。囊肿一般属于良性的,如果比较小不治疗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比较大,可能引起破裂等,需要手术。
 
二、什么是黏液腺囊肿
 
黏液腺囊肿为口腔黏膜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黏液腺囊肿为口腔黏膜常见病。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
 
其次可能是黏液腺导管被阻塞;黏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黏膜,其次为颊黏膜,舌腹黏膜,而以下唇较多见。
 
三、症状
 
1、黏液腺囊肿发生于口腔黏膜下,小(常为黄豆大小),边缘清晰,呈透明小泡状,无痛。多有损伤史(局况咬伤最常见)。破溃后流出粘稠白色液体,肿物暂时消失,但破溃处很快愈合,肿物重新出现。
 
口腔黏液腺囊肿的危害
 
口腔黏膜细胞
 
2、大涎腺囊肿(舌下腺、颌下腺及腮腺)为发病部位的肿胀,可有阻塞症状(即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涎腺导管口不能挤出分泌液,或排出变色变味液体。穿刺可抽出粘稠白色液体。
 
四、病因
 
黏液囊肿又称黏液腺囊肿,在口腔黏膜下组织内,分布着数以百计,能分泌无色黏液的小涎腺,称为黏液腺,以下唇、软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其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内,由于排泄管受到创伤,黏液外漏而形成囊
 
五、治疗
 
1.囊肿摘除术适用于囊肿与黏膜无粘连者。
 
2.囊肿切除术适用于多次复发或局部疤痕,囊肿与黏膜有粘连者。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男性健康 健康导购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