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找药品 药企品牌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正常人脉搏图片)正常人脉搏多少正常

2023-07-15 07:22 来源:zhaoliwen
核心提示:1、正常人脉搏多少正常?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1、正常人脉搏多少正常?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截屏2023-07-15 07.09.38
2、脉搏的频率受什么影响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3、脉搏和心跳一样吗
 
其实正常的情况下,脉搏和心跳是同步的,心脏跳动一次,脉搏就动一次,如果心脏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就有可能让脉搏和心跳不同步了,比如说心律失常的时候,所以这就预示着,脉搏和心跳一致相对来说就比较健康,如果不一致的话,就一定是心脏出现了问题了,需要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如何从脉搏看心脏健康
 
正常人平静时脉搏的频率在每分钟50-90次之间,如休息时低于或超过太多都应引起警惕。而节律是指脉搏跳动得是否整齐,正常的心脏节律就像钟表的秒针一样,一下一下非常整齐。如自己的脉搏忽快忽慢,或摸着摸着忽然停止,过会儿才跳动,都是不健康的征兆。
 
另外,常摸脉也可提前发现心跳过缓或者早搏等心律失常。胸部不适时可摸下自己的脉搏跳动得是否正常。对中老年人,即使没有不适,最好也定时摸脉,每次最好超过一分钟,记录下脉搏。他提醒说,虽然很多老年人会通过电子血压计来知道脉搏次数,但那个常常是十几秒内的数据,不太准确,而且不能反映脉搏跳动是否整齐。
 
如何测量脉搏
 
1、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常用的是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2、测量方法触诊法,以桡动脉为例。
 
2.1、诊脉前,病人应情绪稳定,测量前30分钟无过度活动,无紧张、恐惧等。
 
2.2、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手臂舒适,手腕伸展。
 
2.3、护士将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按压的力量大小以能清楚触到搏动为宜。
 
2.4、正常脉搏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如脉搏异常或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若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应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
 
2.5、记录结果。
 
2.6、脉搏短绌的测量:发现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两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记录方法:心率/脉率。
 
3、注意事项
 
3.1、诊脉前,病人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30分钟后再测。
 
3.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防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3、为偏瘫病人测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男性健康 健康导购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