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宝宝由于肠道不好因此很容易发生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那么宝宝便秘怎么调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宝宝便秘怎么调理的相关内容。宝宝便秘怎么调理?1、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具体方法:可将牛乳加糖增加到8%也可以更换含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或双歧杆菌的奶粉,对调节宝宝的胃肠蠕动有明确的效果,达到从饮食方面改善便秘的效果。
宝宝由于肠道不好因此很容易发生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那么宝宝便秘怎么调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宝宝便秘怎么调理的相关内容。宝宝便秘怎么调理?1、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具体方法:可将牛乳加糖增加到8%也可以更换含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或双歧杆菌的奶粉,对调节宝宝的胃肠蠕动有明确的效果,达到从饮食方面改善便秘的效果。
注意增加水分的摄入,让宝宝有喝水的习惯。
2、按摩增加胃肠动力
可以每天给宝宝进行按摩,增加胃肠功力,方法是腹部按摩:家长将手掌放在小儿的腹部,手心置向轻揉小儿的腹部,时间10分钟左右。做腹部旋转按摩运动,刺激肠蠕动。按摩龟尾穴(在两臀的交点处):家长用拇指按摩穴位50~200次,可产生大便的感觉,故在训练大便前10~20分钟时进行。
3、用辅食改善便秘
辅食的添加不仅能让宝宝的胃肠道适应各种食物,也是保证宝宝的肠功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和排除废物)的需要,所以,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要循序添加辅食。对便秘的宝宝,可以添加润肠的辅食:小于3个月的小儿可加喂番茄汁、橘汁以及其他果汁。4—5个月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6~8个月加碎菜、水果、稀粥类等辅食。9~12个月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作的粥:l岁以上可多吃红薯、南瓜、玉米、胡萝卜、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4、及早养成好习惯预防便秘
如规律性大便的习惯、每天规律性运动习惯和饮食好习惯,不挑食、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等。
5、用双歧杆菌制剂改善便秘
双歧杆菌的药用制剂有多种,如培菲康、贝飞达等,对便秘的宝宝用双歧杆菌来促进肠蠕动,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剂量相对比较大,一般先每天l~2丸,分2次服:观察2~3天,若便秘未改善,可增加剂量,疗程随便秘改善情况决定。如果停用后,又出现便秘,可以再服。
宝宝便秘的食疗方法
1、柏仁芝麻粥
材料:柏子仁10克,芝麻15克,大米50克。
做法:将芝麻炒香研末备用,先将柏仁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芝麻,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剂,连续3-5天。
营养:可养阴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
2、猪肺粥
材料:猪肺10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肺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猪肺七成熟时,取出切丁,将大米淘净,加猪肺汤、猪肺丁及清水适量煮粥,待熟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营养:可健肺补肺。适用于脾肺亏虚所致的咳嗽、气短、纳差、乏力、排便无力等。
3、酥蜜粥
材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营养:可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亏虚、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解。
4、芝麻杏仁糊
材料:芝麻、大米各90克,甜杏仁60克,当归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浸水后磨成糊状备用,当归水煎取汁,调入药糊、白糖,煮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5天。
营养:可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便秘。
5、黄芪芝麻糊
材料:黄芪5克,黑芝麻、蜂蜜各60克。
做法:黑芝麻炒香研末备用。黄芪水煎取汁,调芝麻、蜂蜜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
营养:可益气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虚便秘、排便无力、便后疲乏、汗出气短等。
妙用米汤解除宝宝便秘
大人乱吃东西会便秘,妈妈们没给宝宝合适的食物吃也会惹来便秘。其实,宝宝发生便秘不用过于惊慌,生活中,婴幼儿便秘大多数与奶粉或者辅食的营养成分失调有关。
如果宝宝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即可视为便秘。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症状初起:喂点米汤
解决这种便秘并不困难,吃奶的宝宝便秘时,只要每天给宝宝喂点米汤就可以了(当然必须沥去米汤中的饭粒),也可用薏米少许煎水来喂哺。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断奶期的宝宝便秘,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等,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营养别偏向中高营养的肉蛋类,而忽略了蔬菜类。
2、严重症状:药物通便
宝宝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千万别长期服用泻剂,以免影响营养吸收。此时应先用甘油栓或小儿开塞露通便。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若挤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费了。
有的家长喜欢用手指给宝宝抠粪块,那就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要用食指,只能用小手指,还要蘸些凡士林润滑剂,以免不慎撑坏宝宝肛门括约肌。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内容想要了解的,可以浏览相关的文章。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