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剖析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不同之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一字只差,但是功效缺有些相同,很多人对于这两款青龙汤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请中医专家从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不同之处。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剖析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不同之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一字只差,但是功效缺有些相同,很多人对于这两款青龙汤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请中医专家从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不同之处。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解表散寒、温肺蠲饮之效。
大青龙汤简介
【组成】麻黄去节六两
【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900毫升),先煮麻黄,减二升(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300毫升),去滓,温服一升(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临床应用】
1、内科:流感:里热明显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暑热:高热、无汗效果、急性肾炎:咽喉痛甚者加银花、连翘、牛蒡子;浮肿者者加茯苓、泽泻、苏叶;
2、外科:隐疹:热甚者加大青叶、蝉蜕;气血虚甚者加黄芪、白术、生地、何首乌;淤甚者加当归、丹参。
3、儿科:小儿夏季外感高热:咽红、扁桃体大加银花、蒲公英、牛蒡子;烦躁不安加钩藤、蝉蜕。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