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厌食症我们都知道,看见食物后本能的不想吃,有厌食症就会有暴食症,有些人在平时总是觉得饥饿,总要不停的吃东西,有时候即使不饿,嘴巴也在不停的吃东西,不过在吃完东西后,担心发胖,马上会进行催吐,这种就被称为是暴食症,患上暴食症以后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是需要积极治疗的。
厌食症我们都知道,看见食物后本能的不想吃,有厌食症就会有暴食症,有些人在平时总是觉得饥饿,总要不停的吃东西,有时候即使不饿,嘴巴也在不停的吃东西,不过在吃完东西后,担心发胖,马上会进行催吐,这种就被称为是暴食症,患上暴食症以后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是需要积极治疗的。
暴食症能自愈吗?
暴食症能自愈吗?
暴食症是不能自愈的,暴食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是需要心理干预才能康复的。
暴食症是什么?
暴食症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的疾病。患者极度怕胖,对自我之评价常受身材及体重变化而影响。经常在深夜、独处或无聊、沮丧和愤怒之情境下,顿时引发暴食行为,无法自制地直到腹胀难受,才可罢休,暴食后虽暂时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失控之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方式(如催吐、滥用泻剂、利尿剂、节食或过度剧烈运动)来清除已吃进之食物。
暴食症能自愈吗?
暴食症的主要特征:
1.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掉大量的食物,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
2.在发作时觉得对进食失去控制(即感到无法停止进食,或不能控制进食的食物和数量)。
3.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
4.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且患者渐渐会对自己极度不自信。
5.暴食行为可为由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对体重、身体外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但随后不久病人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还会出现疲惫、困倦。
6.控制体重的方法最常见是诱呕,可用手或其他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剂致吐,一段时间后不用催发,患者想到呕吐便会呕吐,即使仅进少量食物亦能呕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导泻剂减轻体重,极少数患者甚至使用灌肠法。
8.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9.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常感到不满意。
暴食症能自愈吗?
10.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身体外形有关。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还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如自责、焦虑、抑郁等,因此神经性贪食症与抑郁症的关系较为密切。
暴食症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
(3)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
(4)暴食行为可为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病人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5)发病初时,患者对进食行为控制能力变弱,疾病后期自控能力完全破坏。
(6)控制体重的方法最常见是诱呕,可用手或其他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剂致吐,一段时间后不用催发,患者想到呕吐便会呕吐,即使仅进少量食物亦能呕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导泻剂减轻体重,极少数患者甚至使用灌肠法。
(8)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9)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常感到不满意。
(10)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身体外形有关。
(11)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代谢紊乱,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钠等。呕吐致使胃酸减少而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导泻则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12)疾病后期,因食道、胃肠道、心脏等并发症而有致命危险。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