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企业运营医药招商这种营销模式和代理商一起打开了市场做火了产品走向了双赢的殿堂。所以,有的代理商把招商称为“招伤”、“骗商”、“代理伤”。其实,这也大可不必,面对医药招商,代理商只要多看看多想想稍加警惕,同样可以识破那些以招商为快速的“圈钱”手段种种迷局和陷阱。
很多企业运营医药招商这种营销模式和代理商一起打开了市场做火了产品走向了双赢的殿堂。所以,有的代理商把招商称为“招伤”、“骗商”、“代理伤”。其实,这也大可不必,面对医药招商,代理商只要多看看多想想稍加警惕,同样可以识破那些以招商为快速的“圈钱”手段种种迷局和陷阱。
▍误区一.有奶是娘的代理
一些以快速“圈钱”为目的的医药招商企业,他们在选择代理商和制定代理政策时,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圈到钱以及如何圈到更多的钱。具体行为通常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选择代理商的标准很单一:是否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说白了就是能打款提货就行。至于代理商的经营规模、渠道资源、营思想和实际经营能力,他们才不管!
2、向代理商承诺“区域内独家经营”,在代理商全力以赴地对市场精耕细作时,他却背地里发展第二家、第三家甚至更多的代理商。以致每一个代理商的市场都无法得到保障。
3、
医药代理政策非常混乱,产品供货价从批价10扣(行业述语,即批发价的10%)到40扣不等、首批提货量也没有系统的规定。从而造成窜货行为时有发生、渠道冲突不断,市场管理困难,让代理商头痛不已。
▍误区二.欲罢不能的任务
首先,是让人爱恨不得的首批提货任务量。“省级市场200件、地级市场50件、县级市场20件”,类似这样层级分明的数字代理商可谓是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代理吧,市场容量代理商很清楚,只有那么大;放弃代理权吧,又有些可惜。
于是,有的代理商硬着头皮、咬着牙打款提了首批货,超出市场容量的大批量货物不仅占用了仓库,更占用了资金;这些都为代理商后期的降价抛售,破坏价格体系和市场稳定局面埋下了祸根。
其次,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月度提货任务量。医药招商企业常常这样规定:首批进货两个月后,如第一个月不能按时提货xx件,视为自动放弃该产品的区域代理权。这又逼迫着一些代理商在原有产品还没有销完的情况下,购进接下来的第二批、第三批…
▍误区三.天花乱坠的广告
“克隆一种模式,造就100位百万富翁”、“一年创造100个百万富翁不是梦”、“建立100个样板市场、央视投入2000万广告”、“零加盟费,三个月猛赚100万”、“几个亿的大市场在等你”、“一个电话,成就你的富翁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的医药招商广告标题在各类财经类报刊杂志或网站上可谓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