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安徽十大名酒)安徽名酒有哪些,安徽好喝的白酒?安徽十大名酒名单如下:口子窖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高炉家酒、宣酒、金种子酒、明光酒、文王贡酒、临水玉泉、皖酒。
(安徽十大名酒)安徽名酒有哪些,安徽好喝的白酒?安徽十大名酒名单如下:口子窖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高炉家酒、宣酒、金种子酒、明光酒、文王贡酒、临水玉泉、皖酒。
安徽十大名酒
1口子窖酒
口子窖酒,中国兼香型白酒代表。口子窖酒长期坚持精选优质多粮原料,通过独特的传统生产工艺,形成独具一格的纯粮固态发酵美酒品质,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经严格检测和综合评价,认为口子窖酒一直坚持使用传统酿造工艺,符合纯粮固态发酵规范要求,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获得高档白酒身份证。
2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产自安徽省亳州市,是亳州传统名酒,属于亳州地区特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被称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贡酒在中国酿酒史上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赢得了海内外的一致赞誉。
产地: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
3迎驾贡酒
迎驾贡酒是安徽省霍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源自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南巡霍山,当地官民献酒迎驾,武帝饮后御封为贡酒,“迎驾贡酒”由此得名。迎驾贡酒酿造用水全部采用大别山源头活水,配以优质五粮原料(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经传统酿造工艺凝聚而成,成就了迎驾贡酒窖香幽雅、浓中带酱、绵甜爽口特点,是浓香型白酒。
产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
4高炉家酒
高炉家酒,产自安徽省涡阳县。高炉家酒以世代相守的祖传工艺而酿制,其"浓香入口,酱香回味"的和谐口感,品质一流,广大消费者也普遍反该酒"入口绵、回味甜,感觉舒服"。至2004年,高炉家酒连续四年占据安徽白酒销售第一,且2004年的销量达5亿之多。2010年6月,高炉家酒被评为“中国优质产品”。2011年8月,高炉家荣获第三届安徽市场白酒品读者调查活动最具文化奖。
产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镇
5宣酒
宣酒是安徽宣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白酒,企业建于1951年,公司位于历史悠久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南麓,风景秀丽的水阳江西岸,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近1000条固态发酵窖池,10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2.3万多吨。宣酒新工业园1000多条窖池,业已建成。宣酒被“一沈二高三祖训”之称的中国白酒专家组成员认定为“小窖绵柔,江南一绝”的品质。
产地:安徽省宣城市
6金种子酒
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金种子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前身为阜阳县酒厂,始建于1949年7月,现有“金种子”、“醉三秋”、“种子”、“和泰”、“颍州”等五大白酒品牌。“金种子”牌、“种子”牌、“醉三秋”牌、“颍州”牌系列白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7明光酒
明光酒产自安徽省明光市,老明光酿酒所用之水,均取自地下深达263米的深井之中,正是这源头的深井活水,成就了老明光品味绝佳、醇香独特的口感。明光酒先后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第三届白酒风格金奖,获得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消费者最喜爱的白酒等称号。
8文王贡酒
文王贡酒是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白酒,是安徽有名的白酒。1993年,文王公司建立了占地178亩的曲酒生产基地,并正式树起了“自家酿造”的大旗,公司深挖当地传统酿造工艺,融入现代生物技术,独家掌握的一种通过发酵,自然生成的特殊的己酸乙酯,对文王系列酒窖香浓郁至关重要。“源于自然”,“以质取胜”,“品质文王”的企业口号,早已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和认可。
9临水玉泉
临水玉泉是安徽临水酒业有限公司的白酒,延续千年酿酒古法,传袭清末吴隆兴坊之“吴氏秘法”,更继承吴隆兴坊一百余口百年以上窖龄的传世古窖,潜心研发的洞藏兼香白酒“临水坛”系列、“临水玉泉洞藏年份酒”系列,以“清亮透明、窖香馥郁、幽雅持久、绵甜醇厚、香味谐调、余味悠长”的酒体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其所用陶坛,壁上密布毛细微孔,透气性优异,酒液既不会渗漏,又可以与酒洞中恒温恒湿的空气接触而产生许多有益酒体的风味分子,使之在自由呼吸过程中渐渐净化,经久生香。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酒体香气馥郁、幽雅爽净、醇厚绵甜的独特风格。
10皖酒国家A级景区3A级景区
安徽皖酒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9年,生产的系列皖酒有80多个品种,以皖酒王系列、百年系列、皖国系列和精品皖酒系列四大系列产品线为主,产品畅销广东、福建、海南、江苏等全国21个省、148个市,出口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皖酒连续多年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评为“省消费者喜爱的白酒”称号,2000年“皖牌”酒荣获“安徽省消费者协会推荐的优质白酒”称号。
所在地/隶属: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