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铜仁十大小吃)铜仁特色小吃排行前十,铜仁名小吃有哪些?铜仁十大小吃名单如下:铜仁社饭、江口米豆腐、石阡绿豆粉、松桃卤鸭、思南花甜粑、思南米豆腐、江口豆腐干、侗乡油茶、糖醋芝麻冰凉粉、沿河糯米包子。
(铜仁十大小吃)铜仁特色小吃排行前十,铜仁名小吃有哪些?铜仁十大小吃名单如下:铜仁社饭、江口米豆腐、石阡绿豆粉、松桃卤鸭、思南花甜粑、思南米豆腐、江口豆腐干、侗乡油茶、糖醋芝麻冰凉粉、沿河糯米包子。
铜仁十大小吃
1铜仁社饭
社饭的主要原料为是青蒿、糯米、大米、野葱和腊肉,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据《铜仁府志》记载,社饭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传于铜仁市,根据当地风俗,长辈逝世后头3年在清明前要到坟上去祭祀,称之为“挂社”。铜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亲朋好友到坟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饭。后来由于社饭好吃,就不管有无“挂社”都做社饭吃社饭的习俗。
2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是贵州铜仁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
3石阡绿豆粉
石阡绿豆粉是贵州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因最早出自贵州铜仁市的石阡县而得名,具有清热解毒、理肠健胃的功效。绿豆粉是以大米和绿豆为原料,加水磨成浆,把浆放在锅里烙成粉皮,拿菜刀切成丝条状而成。食用的时候,将新鲜的绿豆粉放入沸水里煮半分钟左右捞在碗里,加上肉末软哨、酸菜、姜粒、葱花、花椒油等佐料即可。
4松桃卤鸭
松桃卤鸭,亦称蓼皋卤鸭,是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特色美食,以色香味俱全享誉湘黔渝川四省。松桃卤鸭取本地优秀鸭品种麻鸭的老鸭子作为卤鸭的基本原料,并以寨英和蓼皋两镇的麻鸭为最好,除毛剖腹后用泉水浸泡去腥,配以桂皮、草果、白扣、丁香、肉桂、三耐、葵香、干葱、花椒、生姜等卤料,文火卤制而成。
5思南花甜粑
花甜粑是贵州省思南县人的必备年货,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甜美而享誉四方,是一种集中国南北年糕文化之大成的艺术美食,为思南县代表性美食。花甜粑是以糯米、粘米为主要原料,采用摔、搓、揉、压等手法,在粑内做花,制成横截面直径约两寸左右的长筒状粑体后,上笼用猛火蒸至熟透即可。花甜粑有多种吃法,蒸、煮、烤、炸均可。
6思南米豆腐
思南米豆腐是铜仁思南最享誉盛名的特色美食小吃,是思南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按其形状可分为虾子型和方块型两类,虾子型米豆腐又称米虾,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用筛子过滤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却成虾状米豆腐,吃时在其上放上切碎的榨菜、酥花生、酥黄豆、盐菜、葱花等配菜,再淋上用红油、姜汁、酱油、麻油、花椒油、醋、蒜水等调成的汁;方块型米豆腐用刀划成若干块加上调料和臊子即可。
7江口豆腐干
江口豆腐干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既可直接做下酒小菜,又能过油煎炸,成为更加酥脆的菜品。据了解,江口豆腐干的做法一般要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浆、上箱、过卤、切块、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产品,用棕叶每百穿成一串。正宗的江口豆腐干细嚼慢咽,香韧可口;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如用水发胀切成细丝炒肉,则形似墨鱼丝而别有风味。因而多年来,豆腐干一直是江口人民喜爱和馈赠新友的上乘佳品。
8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风味小吃,制作过程很复杂,原料为茶油、茶叶、灰碱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种香料,香辣可口。侗乡油茶的种类很多,按红白喜事分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庆贺茶、分忧茶;按食用时间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头茶”;按原料分为粑粑茶、糯饭茶、米花茶、苦笋茶、黄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丝茶、肠子茶等。
9糖醋芝麻冰凉粉
糖醋芝麻冰凉粉是贵州铜仁地区特色风味小吃,为铜仁传统夏时小吃。冰凉粉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小吃,各地叫法和做法不同,大部分都是加糖加各种果脯,但铜仁的冰凉粉则是加白醋红糖和芝麻花生碎仁,即糖醋芝麻冰凉粉。其主要原料有凉粉籽、碱水、石灰水、白(红)糖、香醋、芝麻等,制成后其形如冰块,具有晶莹透明,食之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凉沁脾、解热止渴等特点。
10沿河糯米包子
沿河糯米包子是铜仁沿河县地方风味小吃,以糯米为主。沿河糯米包子至今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倍受欢迎,每逢正月十五,糯米包子是沿河土家人必不可少的美食。其独特之处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细末为馅,蒸熟后滋味丰满、甜香鲜酥。吃时最好用碗盛着吃,以免油馅漏掉。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