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找药品 药企品牌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防晒霜有害引恐慌?临床研究学者有担忧

2019-05-18 13:38 来源:温酒醉人
核心提示:医药招商网整理:今天微博出现“防晒霜或含有害成分”的热搜引起了人们的恐慌。那么防晒霜真的有害健康吗?

    医药招商网整理:今天微博出现“防晒霜或含有害成分”的热搜引起了人们的恐慌。那么防晒霜真的有害健康吗?

  
  FDA发布防晒产品新研究
  
  5月6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员确实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篇报告[1]称:在一项小型随机临床试验中,受试者使用OTC类防晒产品后全身活性成分含量迅速地超过了0.5 ng/mL。
  
  但具体却不像网上说的那么一回事儿……
  
  FDA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呢?是为了测定市售常用防晒产品的4种活性成分[阿伏苯宗(avobenzone)、氧苯酮(oxybenzone)、奥克立林(octocrylene)、依莰舒(ecamsule)]是否被吸收进入了人体血液循环。
  
  它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四组平行研究,评估4种不同外用防晒霜在24名健康成人受试者身上多次涂抹的效果。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4种防晒产品中的一种:防晒喷雾1(n=6),防晒喷雾2 (n=6),防晒乳液(n=6)和防晒乳霜(n=6)。参与者涂抹防晒产品2 mg/cm2,每天4次,每次涂抹身体75%的体表面积,持续4天。在7天内采集了每名参与者的30份血液样本。主要结果是阿伏苯宗的最大血浆浓度。次要结果是氧苯酮,奥克立林和依莰舒的最大血浆浓度。
  
  FDA研究人员发现,在涂抹防晒产品后的第1天,24名受试者中有23人体内所有活性成分的浓度都超过了0.5 ng/mL。
  
  该研究结果发现:
  
  阿伏苯宗:喷雾1的几何平均最大血浆浓度为4.0 ng/mL,喷雾2的为3.4 ng/mL,乳液为4.3 ng/mL,乳霜为1.8 ng/mL;
  
  氧苯酮:喷雾1的几何平均最大血浆浓度相应值为209.6 ng/mL,喷雾2的相应值为194.9 ng/mL,乳液为169.3 ng/mL;
  
  奥克立林:喷雾1为2.9 ng/mL,喷雾2为7.8 ng/mL,乳液为5.7ng/mL,乳霜为5.7ng/mL;
  
  依莰舒:乳霜为1.5 ng/mL。
  
  使用四种防晒产品后血浆中阿伏苯宗的几何平均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0.5 ng/mL——这是FDA为接近最高血浆水平而设置的毒理学临界值,低于此水平值,任何未知化合物在单次剂量使用后的致癌风险将<1/100000。而高于这个值,不得不注意其致癌风险是否会增加以及带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但具体会有哪些风险?还不清楚。
  
  学者们担忧的问题
  
  然而,这项研究确实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有些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负责发布年度防晒指南的环境工作组(EWG)科学家大卫安德鲁斯称:“这些研究的结果显示,氧苯酮的问题最为突出。氧苯酮被人体吸收的浓度比其他三种化学物质高出约50到100倍。”而EWG2018年报告估计,含氧苯酮的防晒霜占美国销售的所有化学防晒剂的三分之二。
  
  2008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分析了一项政府研究中收集的尿液样本,97%的样本中都发现了氧苯酮。多项研究表明,氧苯酮与青春期男孩睾丸激素水平低,男性荷尔蒙变化,孕期变短,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紊乱等具有潜在关联性。
  
  FDA研究者也表示他们担心既往关于人母乳、羊水、尿液和血液中氧苯酮的报道,以及氧苯酮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可能造成危害。
  
  因此,FDA已建议全身吸收>0.5 ng/mL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防晒活性成分应进行非临床毒理学评估,包括系统致癌性和其他发育和生殖研究评估。
  
  防晒霜还能用吗?
  
  那么,人们应该立即停止使用防晒霜吗?
  
  美国皮肤病学会发言人、耶鲁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医生大卫莱菲尔认为:“这一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人体对某些成分的吸收具有真正的医学意义。”在学界进行研究的同时,人们应该继续积极进行防晒保护。
  
  前FDA主席Robert Califf建议医生应该推荐“一般认为安全有效成分的防晒配方”,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除了使用防晒霜外,预防晒伤或皮肤癌还有更多的方法,如穿戴防晒服、帽子和太阳镜,寻找阴凉处防晒。
  
  加州大学的皮肤科医生Kanade Shinkai博士强调:“长期阳光辐射可能会引起皮肤癌和黑色素瘤,人们还是应该继续做好防晒工作。”
  
  此外,这项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是在室内进行的,暴露在阳光或高温下可能也会影响防晒成分的吸收率。另外由于规模较小,人群较少,不同皮肤类型、年龄和日常防晒霜使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吸收程度。
  
  简单地说,为什么具有局限性呢?
  
  研究参与者是在室内环境,连续四天,涂抹大剂量的防晒霜,涂抹体表面积达75%的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想要达到试验的结果,你得穿成下面这样,暴露75%的身体去涂抹防晒霜。
  
  医药招商网表示:传统的中国人体表暴露面积是不会超过75%的,也很少人连续4天以上最大限量涂防晒霜吧
  
  所以,是否停止使用防晒霜?答案是否定的。
  
  但是FDA的这项研究开了个好头,对于业界防晒霜监管问题以及后续深入的研究都提供了支持。
  
  以上是有关保健品的新闻栏目笔者为大家整理的小知识,更多的医药资讯及医药新闻,可访问医药招商网

       推荐阅读:高温作业者应该如何补充营养素?以及其养生膳食处方有哪些?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男性健康 健康导购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