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草
拼音:Pào Pào Cǎo
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出处: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oxyphyll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山棘豆多年生草本,高7-12cm,全株呈白色。小叶3-4枚轮生,线形,长1-1.5cm。花序似头状,花长14-17cm,有毛。荚果膨大,球形或卵状球形,直径8-11mm,被褐色毛。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沙丘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辛;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咽喉痛;疮疖痈肿;瘰疬结核;急慢性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或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