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十种抗肿瘤最强的中草药)抗癌中草药有哪些,最有效的抗癌中草药?十种抗肿瘤最强的中草药名单如下:喜树果、紫杉、长春花、桑黄、槐耳、山慈菇、龙葵、绞股蓝、卷柏、黄芪。
(十种抗肿瘤最强的中草药)抗癌中草药有哪些,最有效的抗癌中草药?十种抗肿瘤最强的中草药名单如下:喜树果、紫杉、长春花、桑黄、槐耳、山慈菇、龙葵、绞股蓝、卷柏、黄芪。
十种抗肿瘤最强的中草药
1喜树果
喜树果是最有效消除肿瘤的中药之一,科学表明喜树果的醇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所含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实验中喜树碱多相脂质体腹腔注射对小鼠肝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效应,其对肝癌细胞DNA合成的最高抑制率为73.7%,作用时间约4小时,对癌细胞RNA合成抑制率达82.9%,对肉瘤S180及肝癌腹水型细胞的抑制率可达74%及82%。
2紫杉
紫杉也就是有名的红豆衫,抗癌中草药排名第一毋庸置疑,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濒危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植物活化石,美国科学家从红豆杉的皮中提取出紫杉醇,因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抑制微管解聚、稳定微管的作用机理,而成为最受瞩目的抗癌新药,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3长春花
长春花也是抗癌中草药排名前列的代表,被誉为最有效的抗癌中草药之一,实验证明长春花中分离出的生物碱,多具抗肿瘤作用,其中以长春碱、长春新碱最有价值,己应用于临床,两者化学结构极相似,但抗瘤谱不尽相同,两药间无交叉抗药性,这些生物碱能降低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已经作为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哈杰金氏症所用的化学治疗药物。
4桑黄
桑黄是抗肿瘤最强的中草药之一,桑黄的抗癌功能最早于1968年被日本学者Ikekawa等发现,研究表明桑黄野生子实体的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6.7%,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7%。1992年桑黄进入韩国G7国家研究计划,1993年获韩国卫生部批准为抗癌药物,2000年桑黄科技成果获颁韩国科技大奖,2006年,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华裔科学家陈昌炎发现,将桑黄的抽取物加入治疗癌症的药物中,可提高该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成效,成果发表于医学期刊《英国癌症研究》。
5槐耳
治疗癌症的中草药中槐耳也很有名,现代药理学证实槐耳有抑制肿瘤和抗病毒的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临床报道中槐耳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胸部恶性肿瘤,均有明显的疗效,2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服用槐耳颗粒后73.1%的患者达到了疼痛缓解的效果,65.4%的患者食欲增强,体重增加,82%的患者精神好转。而且槐耳还对乙肝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用槐耳治疗的乙肝患者,HBeAg转阴率达33%,槐耳有阻断乙肝患者癌变的功效。
6山慈菇
山慈姑是一种常见的抗癌中草药,其中的多糖体可以刺激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从而提高人体对于癌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起到一定的抗癌的功效,山慈菇中的生物碱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已经临床用以治疗癌症,常用于鼻咽癌等肿瘤,由于山慈菇还具有消散肿块的功效,因此对于瘀血凝结眵滞型的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等也适宜。
7龙葵
龙葵是最有效的抗癌中草药之一,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等疾病,现代研究发现龙葵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龙葵碱、澳洲茄边碱、龙葵酸、澳洲茄碱、澳洲茄胺、去半乳糖替告皂苷、槲皮素、薯蓣皂苷元等多种成分有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龙葵活性成分对胃癌、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骨肉瘤、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抗癌作用。
8绞股蓝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其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日本称之甘蔓茶。绞股蓝喜阴湿温和的气候,多野生在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多年生攀援草本,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号称“南方人参”。生长在南方的绞股蓝药用含量比较高,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药用绞股蓝含有绞股蓝皂甙1-52,另含有黄酮、糖类,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
9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中国多地有分布,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和菲律宾也有。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该种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伤口。
10黄芪
中药材黄芪又叫北芪、绵芪、绵黄芪、黄耆等,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黄芪入药部分的形状特点是: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