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医药招商网笔者了解,云南省卫健委发布《关于预防乌头类物质中毒的健康提示》,明确提到,草乌、附子等含乌头碱而具有剧烈毒性药材,已导致云南全省发病62起,死亡4起。原因是人们的自行加工不安全使用。
据医药招商网笔者了解,云南省卫健委发布《关于预防乌头类物质中毒的健康提示》,明确提到,草乌、附子等含乌头碱而具有剧烈毒性药材,已导致云南全省发病62起,死亡4起。原因是人们的自行加工不安全使用。
根据云南省卫健委消息,草乌、附子等生药材因含乌头碱而具有剧烈毒性,口服乌头碱0.2毫克即可中毒,3-5毫克即可致死,普通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若自行加工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不当,极易产生心脏毒性,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中药需谨慎使用
除了要注意毒性药材的安全使用,还有注意部分中药材的肝毒性和肾毒性。
在2017年底,一篇关于探讨马兜铃酸与肝癌关系的论文,在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荣登该杂志封面,瞬间在全社会炸开了锅。该论文研究显示,47%的中国(大陆)肝癌显示马兜铃酸特异的突变。
此前,有媒体报道,某患者因诊所开具的处方,过量服用了毒性中药半夏一段时间,最终因为该中药的肾毒性导致尿毒症,患者将诊所告上法庭,诊所因此赔了500万。
在2018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根据起草说明,药源性肝损伤是常见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药源性肝损伤也是国内外药物研发失败、增加警示和撤市的重要原因。》》
河北省于7月1日实施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
国家药监局提出,目前亟需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中药特点的药源性肝损伤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以指导和帮助中药研发、审评、监管、使用相关人员,有效捕捉和识别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号,科学厘定患者肝损伤与中药之间的因果关系,系统评价相关中药的安全性及风险获益比,有针对性制定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中药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实现中药产品全生命周期安全性风险管控,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医药招商网推荐无论是在生药材,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都必须关注毒性药材的使用问题。专家认为,中医中药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的。不能因为部分中药中含有毒物质就全盘否定中药甚至否定中医。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