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找药品 药企品牌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企业联盟采集报价“不讲武德” 医药厂家如何应对

2021-04-11 10:59 来源:温酒醉人
核心提示:医药招商网讯:国采已经进行到第四批,不管是国家集采还是省级集采、联盟集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新常态。

医药招商网讯:国采已经进行到第四批,不管是国家集采还是省级集采、联盟集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新常态。 

医保局直接面对厂家,就集采品种而言,各厂家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笔者梳理集采规则发现,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可分为两个层面,主要标准是有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A组分类,主要是原研厂家和过评厂家参与竞争。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就取得了公立医疗机构优先挂网权。品种超过三家(含原研)通过一致性评价,自动纳入一年两次的国采目录,取得竞争全国公立医院的资格。品种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可以参加省采,只是分组在B组,也可以说是“死亡之组”。因为省采层面采取“双信封”规则,只看经济标,拼价格。价格成为各级集采是否中选的决定性因素。
 
“搅局者”大有玄机
 
有些企业报价“不讲武德”。特别是生产厂家比较多的普药品种,不管是国采的阿莫西林、吲达帕胺,还是省采的奥美拉唑,都出现了几分钱一粒的超低价中标。执行情况如何?第二批国采已经执行一年,表现出以下特点,但也在预料之中:销量略微下滑,销售额暴跌。销量略微下滑是因为带量采购,量必须完成。销售额暴跌,是因为价格跳水,比如阿莫西林,从单季度销售3000万元暴跌到几百万元。总之,就医院销量和金额来看,原来高价中标的企业基本退出公立医院市场。
 
新进来的所谓“搅局者”有没有占大便宜?也不见得,销量和价格就摆在那儿。搅局者看似“不讲武德”,其实背后大有玄机。外资企业在第二批国采后渐渐退出各级集采。当然,他们有自己的考虑,比如全球市场,比如品牌影响力,比如创新药参与国谈。大抵是在目前集采规则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反观国内企业,好不容易有了进入公立医院的机会,自然要不惜一切代价抓住机会。参加集采并最终胜出的国内工业企业,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类是综合实力超强的大型企业。论研发,一大堆新品正在排队。论规模,产能大到一个厂就能保证全国供应。论成本控制,产能上去,成本自然就下来了。论上下游产业延伸,上游有原料、包材生产企业,下游有医药公司、营销直营团队。集采报价的时候,价格自然能一探到底。
 
另一类企业混迹流通市场多年,并不涉及公立医院市场。这类企业在市场纵横多年,早已习惯价格拼杀,成本控制是其绝招。笔者在以流通和招商为主要销售模式的企业供职多年,就见过很多1元左右一瓶(100片)的品种。不是这些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是成本控制做得好。原料药大规模购进,连续多批次投料,工人计件工资,大规格的内外包装……总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

这类工业企业哪个省不是一抓一大把。并且,它们也在选择有销售优势的品种,积极做一致性评价,参与国采。就算没有研发能力,做一致性评价受阻,也完全可以参与省级集采。这次河南30多个品种集采,就吸引了近300个厂家参加,最高降幅达98%。采购更多的产品可以登录医药采购网http://www.zhuoyunkang.com/buy/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男性健康 健康导购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