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因为难以诱导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因为难以诱导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常常可以得益,失眠日常调理办法具体归纳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睡前心态要平静
入睡时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比较有利于入睡,最好是稍稍处于疲倦或抑制的状态,就更容易入眠。为了达到这种状态的要求,上床前不要思考太多问题,让兴奋的大脑安静下来,尽量使大脑处于一种抑制状态。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就容易引起失眠。
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把当天必须做的工作做完,从而无忧无虑地上床睡觉。如果确实做不完、睡觉时也不要去想它。睡觉前的一两个小时内抽出十几分钟集中精力把白天的事情想一想,做出该如何处理问题的决定,然后将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简单地做个计划。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烦恼、放松大脑,使你一上床就能够很快入眠。
2. 临睡前不要过度用脑。做些比较轻松的事,特别是临睡前20分钟内不要看书,养成睡前停止思考的习惯,使大脑放松。晚饭后应避免高度集中精力的学习、阅读、工作和开会,如果工作和学习繁忙,在晚上要把比较伤脑筋的事提前做完。
3.睡前情绪要清静,要做到恬淡虚静,心神安定,而不要过于激动,才有利于入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悲成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有紧张情绪的人应注意克服未上床就担心失眠的心态;睡前不宜多说话,不要谈论动情的话题,因为这样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如果是失眠时过分注意时间而影响睡眠情绪的话,最好就把卧房或床头的时钟移开,以减低自己对时间的注意力。
4.睡前应避免过于兴奋的各种娱乐活动,不要饮用刺激神经的饮料,如咖啡和浓茶等。在睡觉前不宜看情节紧张刺激的影视节目和书篇,也不要玩麻将,是不利于睡前保持身心放松的;睡觉之前,可以聆听一些曲调委婉、节奏舒缓的音乐,看一些不需要动脑筋的休闲的书报、或者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如雨声、虫鸣等.以分散注意力,避免集中精力思考一个问题。
睡前使体温降低
与光照有关的体温波动也影响着人的生物节律。一般情况,人的体温在白天时较高,而在夜间下降,身体的代谢逐渐减慢,身体进入一种抑制状态之后,睡意随即来临。也就是说,临睡前体温有所下降,则有利于睡眠,而当体温调节失控时.睡眠就会发生紊乱。
1.洗热水澡法
入睡前2、3个小时洗个热水浴能将体温升高,等你的睡觉时间到来时,你的体温也就降了下来。这时你会感到凉快、困乏、身心放松,需要睡眠。洗热水浴能助眠,但不宜水温过高或行冷水淋浴,因为热水浴能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消炎止痛、止痒等作用。中医认为,洗热水浴有疏通经脉、温运气血、扶正扶邪等功能。如果再加上睡前用温水洗脚,就更加会加深睡意,促进睡眠。
2.运动法
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或晚间散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可以放松肌肉,使身体产热,体温升高,临睡前体温会降下来,以促进睡眠。因此,长期患失眠症的人可以在晚间散散步,地点最好选择居家附近,距离不要太长,但一般情况下不要跑步、打球或做其他剧烈的运动。
如果不是躯体疾病所致的失眠,应适当增加白天的体力活动,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的轻中度体力活动,尽可能使白天的生活活跃起来,这样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在白天得到充分的兴奋,在夜间就能较快地进入抑制状态,以保证睡眠深沉和充足。
睡眠姿势要科学
睡眠时,人的睡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管以什么样的姿势人睡,睡着后总要转身。改变原来的姿势、睡眠专家建议、睡姿以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
原因有二:一是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右侧卧能避免心脏受压,使血流畅通;二是胃肠道的开口和肝脏都在身体右侧,右侧卧位有助于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还可使食物在胃肠道内排空加快,消化和吸收增加。
因此,以右侧卧位睡眠更有益于健康,为古今医家所推崇。因为仰卧能使全身骨路、肌肉在睡眠时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捞着胸部而产生噩梦,影响睡眠质量。睡眠时是需要调整睡姿的.所以不用拘泥于右侧卧位,应与左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这对于婴幼儿和孕妇最为重要,因为经常改变体位能防止身体的某一部分长期受压,影响小儿发育。对于长期卧床和患有肺部疾病的病人也一样,经常翻身有利于排痰,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加重。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一般情况下人每昼夜的睡眠时间能维持7—9小时就已经足够了,体力和精力一般都能恢复至正常。
切忌赖床,不要睡懒觉,不要有“由于昨晚没睡好第二天早晨多睡一会”的想法而久卧不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持续几天后反而会促发睡意。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睡眠太多会人为地打乱正常的生物节律.使睡眠周期出现紊乱。以后逐渐会出现白天应该醒的时候精神疲乏,困倦思睡;而夜间应该睡眠的时候却表现得很兴奋,难以入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失眠。
所以说,睡懒觉是失眠的开始。另外,不能因夜间失眠而试图日间补觉、日间打盹,除非是身体实在困倦得受不了,因为补觉通常都不能入睡,反而增添了烦躁并破坏了觉醒-睡眠节律,使失眠更难好转。
我们已经知道,规则的生物节律对于维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十分重要。生活的规律性一旦和生物节律相吻合,将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我们应顺应这种规律,学会调适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都要准时起床,定时置身于早晨的阳光下,周末也不例外,那么生物钟就会用时地运转,才能有助于快速入睡。每个人的生物节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应该顺着自己的生物时钟的节奏,找出最合适入睡的时间。有利睡眠休息,调整好生物钟。
更多医药资讯,健康,美容护肤知识,请咨询:http://www.zhuoyunkang.com/
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yunkang2023@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